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教育局工作部署和省电教馆业务工作规划,紧紧抓住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契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育资源建设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电教科研为龙头、以教育模式改革为目的,全面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一项工程:“校校通”建设工程:“连云港教育城域网”网络管理中心设计、施工及试运行。 (二)10项目标: 1、实现中小学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50个用户接入城域网管理中心。 2、新增计算机4000台,达到生均33.8:1。 3、建成、完善100个多媒体网络教室。 4、创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1所,升格示范校8所。 5、完善教师多媒体办公室:凡市级以上的实验、示范学校,必须配备一个教师多媒体办公室,教师使用计算机比率达到5:1。 6、组织4000名教师参加省“信息技术与教育”考核,合格率达85%以上。 7、江苏电视台教育纵横“连云港时空”电视报道24期,连云港电视台“科技与教育”12期。电视新闻30条。 8、《电教简讯》4期。 9、电教教材发行总码洋达600万元,电教费利用率达70%,教材返款率达90%。 10、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十五”课题中期评估。 (三)10项活动 1、全市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 3、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录像课评比。 4、连云港市第二届“教学相关素材”评比。 5、连云港市教师教、学主题网站评比。 6、组织1000名学生参加电脑制作。 7、多媒体课件评比。 8、两期骨干教师培训班。 9、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 10、全市电教论文评比。 三、主要措施 (一)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构筑教育现代化平台 1.各级电教部门要为实现全市教育信息化总体工作目标服务,加快实施“校校通”工程。制定2005年以前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各学校校园网要按省、市校园网建设的规范组织规划和建设,网络设备要相对统一。 2.以教育城域网建设为契机,加快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必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在数量和配置上能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包括局域网和Internet)、适合的教学软件和资源、必备的技术支持等。同时,完成50―60所学校接入工作,使更多的学校共享网上资源。 (二)以新课程标准实施为抓手,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丰富教育资源 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结合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通过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比、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录像评比等活动,鼓励各中小学以新课程标准为内容开发、制作教学课件,为教育教学服务,探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教学模式。 3.进一步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力度,切实抓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将信息技术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观的教育融合到各学科课程中去,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要把参加全国和全省的各项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作为一项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在全市大面积推开。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计算机科技活动的组织,系统化举办电脑绘画、小报制作、网页设计、程序设计网络动画、网络论文评比等比赛,扩大参与面,发现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三)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为根本,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普及和提高 1.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力度,密切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把信息技术由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抓好信息技术教师的分级培训。第一步:全员信息技术新知识、新内容培训,采用分批集中培训方式;第二步:以考带训,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进行知识测试,指定学习内容,分三轮以教师间竞赛、基本功比赛等形式开展评比、考试活动;第三步:以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中坚力量为主,使之成为我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力量和先锋。 (四)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基地,扩大和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层面和层次 1.加强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实验学校的管理,真正发挥示范和幅射作用。 以创新教育、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为重点,做好“十五”期间电教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指导和管理。对“十五”期间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包括招标课题和立项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2.加快教育资源建设的步伐,努力提高教育技术设备利用率。 要站在加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两类电教教材代办费收、管、用工作的重要性,强化专项审计,确保“两费”服务于教育、课堂、学生,促进学校的教育资源建设。 电教部门的同志要切实增强政策法规意识,规范行为,搞好服务,确保电教教材的推广、使用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增加发行量。 (五)顺应教育信息化形势发展需要,加强电教队伍自身建设 我市各级电教机构要顺应教育信息化形势发展的需要,爱岗敬业,务实高效,开拓创新,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理念,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工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开创连云港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新局面。
主题词:电教 工作 意见 连云港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3年2月17日印发
2003年电教工作行事历
上半年 |
第一季度 |
1月 |
|
2月 |
1、电教教材发放、调剂、核定
2、电教费:直属学校核定、收缴;区县学校核定
3、下发全年有关活动文件
4、省电教报刊、杂志征订。
5、2003年“信息技术与教育”考试规划制定。 |
3月 |
1、课题网上管理小型研讨会/试点。
3、各区县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的名单及目前状况(表)。
4、电教费、电教教材费审计。
5、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6、教、学主题网站讲座。 |
第二季度 |
4月 |
1、学校网站建设研讨会/选点/交流/演示
2、“九五”研究课题网上管理、网上交流、网上成果发布。
3、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4、下半年电教教材征订、上报 |
5月 |
1、对申报实验、示范学校进行初验。
2、全市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
3、第二届教学相关素材评比活动。 |
6月 |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
2、申报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
3、上半年电教费使用统计、上报。
4、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录像评比活动。 |
下半年 |
第三季度 |
7月 |
培训班 |
8月 |
|
9月 |
1、课题(包括招标课题和立项课题)中期评估。
2、电教论文评比、选送省
3、教、学主题网站评比 |
第四季度 |
10月 |
1、报省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录像制作。
2、举办多媒体课件评比赛
3、学生编程竞赛报名
4、2004年春季电教教材征订、上报 |
11月 |
1、“十五”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材料报省 |
12月 |
1、目标考核
2、下一年工作计划 |
|